昔日電影經常灌輸同舟共濟精神 |
話說小時我們一班街童精力旺盛,頑皮無比, 整天東跑西闖,爬高擒低,玩得不亦樂乎。但樂極總會生悲,一次在走廊追逐時不小心摔倒,前額撞到牆壁上。雖然沒有頭破血流,但額頭卻起了一個又青又紫的 大瘤。 我強忍痛楚爬起來蹣跚地想走回家,但只感覺到滿天星斗的又頹然倒坐回地上。
那些一同頑耍的小孩惊呼四散,很快已驚動了大人們,幾位鄰居主婦走出來把我扶起來查看傷勢,議論一番後有年長的主婦提 出,要用人奶來塗搽和按摩額頭,腫起 的瘤才可盡早消退。二話不說,其中一位剛生了BB不久、我們稱呼她 〝阿嫂〞 的後生主婦便轉身走回自己房間,幾分鐘後只見她手捧著一個飯碗,裡面盛著小半碗她自己的人乳,交給我的婆婆用來替我療傷。
我不知道用人奶來治療額頭撞傷有什麼醫學根據,也忘記了那一次治療有沒有效果,反正後來也就復原了。但每次回想起這件事我都很感激她。阿嫂沒有任何動機或利益考慮,只是她直覺自己便是那個可幫忙的人,於是便義不容辭的行動起來,也不曾想過會否尷尬,那種直率自然,就是開放如今時今日的女性,也許都會猶疑一番呢。
餵開人奶的阿嫂直覺自己便是那個可幫忙的人
|
很不幸,兩三年後阿嫂於生育第三個孩子時因難產而去世了,在醫療水平低落的60年代,人們有一個講法,說每一次生仔都是同閻皇賭命,意思指風險很大。偏偏那時的女性都是一胎接一胎生,阿嫂便是其中一個賭輸給閻皇的人,那是我童年時代第二次見到冷酷的死亡,另一次便是傻叔了。 很傷感,都是曾經有恩於自己的人。
再有一次闖禍又是因自己頑皮,以射雀仔用的丫叉射中了一個街上的男人(從未想過自己眼界如此準確),被他追上來在走廊抓住,打駡一番後還要我帶他回家,索取洗衣費作賠償。幸而吵鬧聲引起一位女街坊〝六姑〞出來過問,(她是我媽媽她們九位結義姊妹中的大家姐) 全憑她頂著那個悪男的氣焰,勇敢地從他手中把我搶回來,還將他罵得悻悻然地離開。假如不是六姑見義勇為,及時阻止了那人入了我家,給他機會予取予携的話,後果真不堪想像。
(補充一句: 因難產去世的阿嫂其實便是六姑的媳婦,六姑在十多年前也因年邁逝世了)。
事實上康樂樓的街坊關係是很緊密的,一層樓二十多伙我們都認識,分別只是是否很諗熟。每天在走廊上,在公共廚房裡,大家都會碰面,大人們會閒話家常,小孩們就更加玩作一團,又焉能不熟絡呢?
甚至於彼此今天吃飯有什麼菜也會知道,很多時隔離屋的師拉會夾一條煎紅衫魚過來,然後換走我們的半碟梅菜蒸豬肉。飯後互串門子,到人家屋裡一邊談天一邊追聽收音機播出的廣播劇,進而彼此緊張地討論劇情,常常就這樣渡過整個晚上。所以可以說大家都沒有什麼秘密,也不必忍暪什麼,因為彼此的家境都是相差不大,同樣清貧,反而可以坦然面對。一旦需要幫忙,也不必難於啟齒,因而培養出守望互相的精神。
康樂樓不少街坊關係真是情如姊妹的
|
當然這種守望的風氣也是有代價的,就是大家的私隱空間會縮小了。誰人的丈夫賭錢輸光了今個月的家用,誰家夫婦打架了這些消息,也就傳得很快。這與我們今日珍視私隱的價值觀是格格不入的,更不是每個人都忍受得來。但換來的卻又是另一個極端,各家自掃門前雪,四鄰關門閉戶,
閒事莫理的冷漠鄰里關係,這又是否更好、更進步的生活態度呢。難道魚與熊掌,真的是不可兼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