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2日 星期日

紙鳶戰爭


豐子愷描繪孩子課後放紙鳶
放紙鳶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玩意,直到今天這個網絡世界,仍然有不少人還會放紙鳶。香港也不例外,假日到大尾督,西貢大坳門以及港島石澳等地方,經常都可以見到天上飛翔著五光十色,造型各異的風箏,而小朋友在父母扶持下,開開心心的在學習如何操控。不免也想起自己年幼時放紙鳶的快樂時光。

今天的風箏可索價三四百元
放紙鳶應該是消費廉宜的活動吧,也未必,今天的風箏種類繁多,有些較特別的如立體風箏,發光風箏,或特技風箏可索價三四百元以上。但我們昔日玩的當然是最基本也最便宜的,用幼竹枝和紙做成的,賣二三毛錢的那一種。因為大家要比拚的不是誰人的紙鳶最貴最大最酷,而是誰的操控技術最好,能把對手擊敗-------鎅斷對方的紙鳶線。其實鎅鳶本來是壞孩子行為,我們初開始學放紙鳶時也不懂的。但卻不斷被別人侵襲,把我們的紙鳶線鎅斷,累得我和弟弟以辛苦省下早餐錢買回來的一隻隻紙鳶,隨風飄逝。最後忍無可忍我們決定要武裝自己,實行自衛反擊,加入鎅鳶戰爭的天空。
能捲存線長五百碼的大線轆

但一切如何開始? 唯有向一些大哥哥偷師, 原來備戰工作也大有學問,而且所費不菲。首先要換一個能捲存線長五百碼以上的大線轆,一千碼更好,因為兩隻紙鳶埋身決戰時的勝負關鍵,在於你能否高速放線,仿如一把鋸般把對方的線鎅斷。假如你準備的線不夠長,而在雙方鬥放線的一刻你的線卻已放盡,那麼便只好坐以待斃,看著對手把你的鳶線鎅斷,再眼巴巴目送你的斷線紙鳶飄落遠處,給其他孩子檢走。江湖規矩,天上掉下來的寶,問天問地攞唔到,物主也不能索回。所以每當有紙鳶被鎅落,我們都會一擁而上去搶奪,希望可以據為己有。

舊電線內的銅線可賣給收買佬
不過要有一個鎅鳶用大線轆,再加五百至一千碼堅韌的線,便要一些額外的錢,兩兄弟和兩名鄰居死黨把零用錢湊上也還欠兩塊來錢,要想辦法籌措。洽好這時政府正在元朗興建一條東西走向的新馬路 (後來命名元朗安寧路),我們跑到馬路工地玩耍時 (這群頑童是無所不在的) ,竟發現用來舖設馬路地基的碎石塊中,夾雜了不少舊電線。大家即時仿似發現了寶藏一樣,合力在工地上搜尋這些一截截的舊電線,收集了一大袋回來。先在空曠地方點一把火,把舊電線的膠皮燒掉,再將剩餘下來的銅線收回捲成一圑,才拿去給收買佬按重量換錢。結果那一大袋舊電線換來的錢,竟足夠我們作為進軍鎅鳶戰爭的經費。
為飛好紙鳶而不畏懼的孩子

鎅鳶要有勝算,也不單是擁有一個大線轆和幾百碼線便成,更重要是自己的線要夠鋒利,才可以把對方的線鎅斷。所以有一項工序是必須要做的,便是要為這五百碼線,腊上玻璃粉。這個工序既複雜又危險,但為了制空權,我們都決定要排除萬難,為鳶線上粉。

因市面上是沒有玻璃粉出售的,所以要自製玻璃粉。我們初時沒有經驗,找來一些玻璃樽,把樽打破然後用石塊研磨成玻璃粉末,但因樽壁太厚不易磨碎,上粉效果不理想,唯有再動腦筋。一天忽然見到叔仔拿著一支光管上來,替換燒毀了的舊光管,之後還把舊光管棄置在垃圾桶內。靈機一觸,對了,光管便是最合適做玻璃粉的,因它夠薄易碎。於是我們立即把舊光管收藏起來備用,很想知道當叔仔在傍晚收垃圾,發覺舊光管不見了時,有沒有想到又是這群頑童攪鬼呢?

天高海闊任紙鳶隨風而飛
弄好了玻璃粉便可以煮牛皮膠,待膠熔了再將玻璃粉混入,然後找一個破膠碗,預先拮穿了兩個小孔,將紙鳶線穿過兩個小孔之後便可把膠液倒入碗內。這時找兩個人,一個負責放線,另一個負責收線。而紙鳶線穿過那碗牛皮膠熔液後,便會黏上玻璃粉而成為鋒利的鎅線了,這時候便要小心勿讓線割傷了才好。

有了玻璃粉鎅線,我們便又滿有信心地再把紙鳶放上天,時而與人鎅鬥,互有勝負。時而任紙鳶隨風飛上天際,挑戰自己視力的極限,實在是天高海闊,心曠神怡。直至後來舉家搬出高樓林立的市區,才不得不停止了這個玩意。

2013年5月9日 星期四

棄甲曳兵



從前的小孩十歲八歲便要幫手照顧弟妹
 
小時候父母為謀生要出市區工作留下我們六兄弟姊妹由外婆照顧在元朗居住讀書。母親每星期都會回來一次,但我們最敬畏的父親,則兩星期有時甚至一個月才回家一次,視乎他開工的地盤位置而定。他是操作重型建築機械的,參予過石壁水塘、糧船灣淡水湖的開拓工程。所以我在小學階段見到父親的時間比較少,但有一個印象便是他很嚴厲,脾氣很大,兄弟姊妹都怕他

外婆一個人每天要買餸煮飯洗衣打掃忙得不可開交幸有十一二歲的大姊可以幫手看管弟妹,日子總算也過得來但我們兩兄弟便成為甩繩馬騮整天與鄰家孩子們溜出街玩耍到吃飯時間還經常要家人叫才懂得回去。傍晚時侯在康樂樓附近,總會聽到大人們從樓上樓下窗口探頭出來,呼兒喚女的叫孩子們回家吃飯,好不溫馨熱鬧。


兒時心中英雄偶像卻德格拉斯

那時期的電影除了流行西部牛仔片之外,還有羅馬帝國征戰片。爸爸不時也會帶我們到元朗戲院去看,西片紅星卻德格拉斯 (米高德格拉斯的父親) 便由此認識的,更成為我兒時心中英雄偶像。與一群男孩子玩耍時,也不期然玩起羅馬戰士大決鬥的遊戲來。不過這也需要一些想像力和一些道具的。當然我們不是荷里活,幾個窮小子沒有什麼資源去準備,都是用手邊現成的工具,例如家中的大毛巾,在頸部綁結垂於背後便當成是羅馬戰士的紅斗篷,至於武器則要比較花心思了。


羅馬軍戰士的武器裝備
從電影得知,羅馬軍戰士的武器裝備包括短劍、長矛、盾牌、弓箭等 ,幸好當時的電影未有提及如帝國驕陽(Gladiator)中所使用的火球投擲器,否則可費煞思量。但以上的傳統武器也相當考心思了。短劍還好辦,在當時的玩具店可以買到,是灰色塑膠造的,把膠劍插在牛頭短褲便是了。至於長矛便需要要一枝枝長木枋,我們很自然想到向附近的木園打主意。

這家木園名叫萬盛木園,就在康樂樓傍一街之隔,平時也是我們喜愛溜噠之處。只見不時有大貨車運來大棵大棵的半截樹幹,木園工人會用吊機把樹幹吊下,再移送到鎅木電鋸機床上,切割成板塊或木枋,過程十分精彩吸引。而我們需要的便是那些一吋丁方的長木條,自然我們是不會向木園買幾枝木條,而是在傍晚趁工人落班後,偷偷地爬入木園去拿。記得有一次又去取木枋,冷不防跑了個看更出來,他還放了一隻大黃狗追趕我們,好彩大家都身手敏銳,全身而退。


長矛有了,盾牌也不難攪,在街市菜欄可找到裝菜的竹籮上面的竹蓋,圓形的很合適,只要綁上兩根繩以便把前手臂套入便成為盾牌了。基本上有齊戰士斗篷,長矛,盾牌已足夠,當然有馬騎最好,這一定要靠幻想了。用自己雙腳,一前一後的張開腿兀跳扮馬也就可以了。就是這樣,幾個小孩身披戰篷,左手持盾,右手腋下挾住長矛,幻化為羅馬帝國騎兵,把康樂樓前面的空地變作戰場,兵荒馬亂,追奔逐北,沙塵滾滾……….


                                    
 
這樣的兒戲戰爭本來也無傷大雅,但我們不知天高地厚,玩悶了又動起腦筋來,要造弓箭。我們發現竹籮上一些比較粗大的竹枝條很富彈力,只需用一條橡皮筋,在竹枝條一頭一尾綁上,便可造成一把弓,拉起來如一個D字,可把箭射出。至於箭方面,大可廢物利用,在垃圾桶檢來一把破雨傘,將遮骨拆下成為一枝枝,再將遮骨頭磨尖便是箭了。我們試過用這些自製的弓箭來發射,竟然可插入木板上,仿如真弓箭一樣。年少無知的我們仍未知危險,繼續在苦練射箭,直到有一天,幾乎誤中正在打掃的康樂樓大管家叔仔,給他大罵一頓之餘,還給他把我們辛苦打造出來的幾把土炮弓箭沒收了。他威脅說若我們不交給他,便將我們的頑劣行為向家長投訴,懾於嚴父的籐條陰影,大家只有就範了。當時我們都很憤憤不平,但回想起來實在要多謝叔仔,在我們未有發生意外,做成有人受傷害之前制止了這些危險的玩意。

沒有了弓箭,也仍可以繼續沉醉於羅馬帝國興亡的遊戲中,幻想自己是雄糾糾的斯巴達戰士卻德格拉斯。但一天當我們又在大戰連埸之際,一位鄰家孩子神色慌忙的走到我身傍耳語了一句我即時面色大變立即把所謂長矛,盾牌拋棄,拉著弟弟急急跑回家去。鄰家男孩告訴了我什麼會令我這個羅馬帝國騎兵大將立即棄甲曳兵? 告訴我: 有人見到你的爸爸下了巴士正在回家途中!
 












2013年5月5日 星期日

三餐之外,便無雜食


各式各樣零食任擇  但你有零用錢嗎?
舊日社會經濟不發達平民大眾普遍都是家境清貧物質比較匱乏一般都不會像現代人的家庭那麼樣,經常儲備各式各樣糖果糕點,餅乾零食,隨時可以醫肚頂餓。家徒四壁的我們,除了早午晚三餐之外,便無雜食 。閒常日子,正餐也不會有大魚大肉,每餐挖穿飯煲底,也通常是僅足充饑而矣 。偏偏這群精力過剩的頑童,終日東奔西跑,沒有一刻願停下來,消耗大量體力。所以我有一個對童年的印象,便是經常都肚餓。就是翻看僅有的童年舊照片,也發覺自己和姊弟妹都很清瘦,記憶中兒時的玩伴以致同學等,都絕少有肥胖的。那時做家長也從不用擔心兒童超重、三高等富貴病問題。

飛機欖會從窗口飛進顧客家中來
不過健康歸健康,經常肚餓的感覺也不是好受的。其實那時侯亦不是沒有零食可買,相反那年代有很多很美味的零食,例如我經常去租看漫畫書的真記士多舖 ( 可參看前文漫畫迷有講及),他除了出租圖書外還出售各式糖果餅乾,都是擺放在一個個大玻璃瓶內,任你選擇。我最喜歡吃真記賣的牛奶朱古力,你要買二毛錢,他便從大塊朱古力中拗一份出來給你。吃在口中的滋味,感覺上更勝過現今所吃到的Godiva或什麼歐洲名牌。此外我也愛他賣的麥皮餅 (一種近似克力架但更富奶麥味的餅乾) 和花生酥,都是今天再吃不到的零食。

幫趁價廉物美的小販, 大人細路各有喜好
那時很流行有小販挨家逐戶兜售小食的,因為當時大家住的,好像康樂樓等平房區都是開放式,沒有管理處嚴守門戶,人人都可自出自入,也就方便了小販上樓叫賣。什麼白糖糕,大菜糕,雪糕杯,雞蛋散,還有飛機欖,但當然賣飛機欖的便不需上樓,那小包欖會從窗口飛進顧客家中來。在冬天晚上更有小販上門,叫賣裹蒸糉,豬骨粥,豆沙包,雞蛋糕等林林總總,都是自家製造,新鮮滾熱而美味,令不少街坊也忍不住大破慳囊。不過除非在九龍工作和住宿的爸媽放假回家來了,否則我們也只有聽人叫賣的份兒,自己根本沒錢買來吃。雖然沒有口福吃,但也很好奇這些小販何以只在夜間出現? 白天他們又是否另有工作,晚間只是想多賺幾個錢來幫補家計吧,那麼他們又能否如願以償呢? 又何以他們都有不凡手藝,可弄出如此味美的食物來?


另 一個印象深刻的小食,便是真記對開行人路傍擺賣的一個流動牛丸粉攤檔,檔主是一個五十來歲中年漢子,每日下午四時許他便會挑著擔子而來開檔。他先做15分鐘準備工夫,點起火水汽爐燒滾牛丸湯和煮麵水,然後才開始做生意。這時已有一批坊眾在等候吃他的美味牛丸粉,只見他勤快地下麵,用一雙長筷子把河粉或米粉弄鬆弄熟,然後熟練地用長枃子把牛丸連熱湯淋上那碗粉上,再灑上一把蔥花和冬菜茸,一碗美味的牛丸粉就完成了,單是在傍觀看已令人垂涎。
事實上對我來說,大多數時間也只限於傍觀和垂涎三尺,因為這美味的牛丸粉大碗賣5毛錢,細碗也要3毛,我當時每天早餐錢是2毛錢,一毛買了個波蘿包,另一毛給了真記租兩本漫畫,便已身無一文,又何來錢享受這碗粉呢。不過我的三家姐潤姊、卻有比我多的零用錢,而她也很喜歡吃那檔牛丸粉。所以我也託三姊洪福,間中有機會分享美食,代價是我要為她出去外賣牛丸粉回家,等她先吃了,然後剩下一粒牛丸和小撮米粉給我作報酬,當然我還要負責洗淨那個買粉的湯碗呢。

但有一樣美食我們卻可以免費弄得到手的,便是粟米。因為康樂樓地下那層有一伙人是做小販,日間推著木頭車到戲院門外賣烚粟米,晚上收工回來,謀生工具連一籮籮粟米便堆放在樓梯底處。雖然也有包紮好,但卻仍逃不過我們的五指山。有時幾個男孩子玩得夜了又肚餓,便會去順手牽羊,取他三四條粟米,再跑回去我們住的三樓公用廚房煮來吃,飽餐一頓才各自回家,家長們都懵然不知。當年一班人年少頑皮,饞嘴又貪玩,回想起來也感到對不起那家賣粟米的鄰居啊。

2013年5月2日 星期四

魚之樂


童年是最快樂的時光這句說話在今天可能值得相榷但生長於60年代新界鄉郊的我們卻是絕對同意的因為家門之外的山野叢林河川漁塘,無一不是孩子們的遊樂場地縱使當時物質匱乏,玩具簡陋,遠不能和今天的小朋友擁有的相比,這反而更刺激了我們的腦筋,想出更多玩意點子來,照樣玩過樂不思蜀,回家被父母責難甚至棒打一頓,更是家常便飯。但第二天我們很快便把痛楚忘掉,又再呼朋引伴投入大自然的遊樂場去其實愛玩本來就是兒童天性是壓制不來的


昔日的元朗北水道縱橫漁塘千頃
漁戶把漁塘的塘水抽乾曝曬和清理污泥
元朗既是一片平原更富水鄉之美780年代發展新市鎮前元朗大馬路 (青山公路元朗段)以北是水道縱橫千頃漁塘的水澤區出產著名肥美的元朗烏頭,寶石魚鯇魚鰂魚等而一個個漁塘亦是我年少時最喜歡去消磨餘暇的地方有時是為了觀看漁戶工作例如看他們用漁網圍捕魚穫或為魚塘排水原來魚塘與魚塘之間的堤壆是有水口互通但又有木閘開關以控制塘水流量我想這些設計是與保持水質和水溫以保護塘魚有關的而每隔幾年漁戶更要把漁塘的塘水抽乾曝曬之後再次蓄水才重新播魚苗養殖所以久不久我們便會見到忽然有個乾塘出現可看到塘底的奇景抽水塘,是要方便清除过多淤泥,修整塘基水閘,之後還要用生石灰和茶麸等,潑灑全個池塘,作用是殺掉野雜鱼和病原體,改良土壤,增加水的肥度使鱼苗有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總之說來養鱼也是挺辛苦的。

元朗出產著名的烏頭和寶石魚
我們去漁塘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捉魚準確來說是偷魚因為魚兒是塘主的私人財產我們是無權去捉人家的魚的。但是坐在塘邊看到肥美的塘魚跳躍出沒,實在太吸引了,加上敞大的一個個漁塘很多時都見不到一個看守的人於是便躍躍欲試做起偷魚小賊的勾當來。當然偷一定不可能是大搖大擺的坐艇垂桿去釣,而只能以野貓式突擊去撈。我們最多用的方法是檢來一兩個穿了窿的破竹籮,趁四野無人時沉放到漁塘邊一些淺水而隱閉的角落,然後先離開,半天後再回來,看清楚附近沒有人看守後,便快手快腳走落塘邊,把預早已浸入漁塘的破竹籮快速拉上岸邊,原來有些塘魚為求安全藏身,喜愛從破竹籮的窿游進去及棲息於竹籮之內,運氣好的話,三兩條塘魚便垂手可得。當然之後要盡快爬回上基堤離開,以免被看守漁塘的人發現。

當然這也不過是鬧著玩,我們根本連捉到魚後要來做什麼也沒想過,拿回家加餸等於向父母招認自己去漁塘捉魚,既不守己份又危險,肯定會招來責罰。有一次捉到2條金山鰂魚不敢拿回家只好用一個大餅乾罐裝些淡水養著卻給一個路過的人看上主動向我們提出以5亳子收購對這個突如其來的買賣大家也有點不知所措但以當時一亳子一個雞尾飽來計算5亳子這個價錢也不賴,於是就此做成了我們人生的第一次交易。當然之後有些傍觀者說我們賣價太便宜了,但我們一點都不介意,只因無端檢了意外之財,更何況魚兒都是無本生利捉來的總勝過最後要把魚棄掉吧


元朗由1930年代起圍築漁塘至1980年代產量達到最高峰
不過上得山多終遇虎,一次我們三四個頑童又去捉魚。亦如常地用竹籮撈到兩條魚,由我收藏到一個膠袋內。正要盡快離去時,卻遠望到基堤上有人騎著單車而來。雖然平日也有村民騎車路過,但一般都是很悠閒的慢慢踏車。如今這人拼命的急速追來,不妙了,一定是看守漁塘的人發現了我們偷魚,所以趕來捉人。大夥兒也就即時拔腿而跑,四散而逃,偏偏那騎車的不追其他人,卻專追著我。我一邊跑一邊想,對了,一定是因為他見到我手拿著那袋魚,所以更不放過我,回頭再望,眼見他越追越近,人急智生,隨手便把整袋魚用力拋棄到路傍,果然那人見由袋中跌出來的魚兒仍然跳躍,為了救魚,他把單車停了下來,快快地將魚兒檢拾起,走下塘邊放回水裡去。而我便趁這個機會逃脫了。但卻發現自己所穿著的人字拖只剩下右腳的一隻,另一隻大概在逃跑時丟掉了,這次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回家還要編一個大話,向大人們解釋為何會丟失去一隻拖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