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

魂牽夢縈康樂樓

魂牽夢縈康樂樓

要煮飯請去大樓中央的公用廚房
前兩篇介紹過 我在60年代細個時住過康樂樓八九年 我讀幼稚園和小學階段都是住在這裡

在一些討論區的懷舊欄目中,也曾看到過有樓主提問元朗康樂樓郤沒有讀者答得出太多資料也很正常畢竟年代久遠早已拆卸較年輕一輩多數不認識但對我自己來說這裡郤有著魂牽夢縈的一段段童年往事

首先介紹一下康樂樓她的位置在元朗東堤街和西堤街中間是一座H 三層高的大型樓房大概建於1950年代中期她的基本設計佈局和早期的徙置區很相似除了沒有這樣高之外。廚房廁所浴室等公用設施集中在H字的中間打横位而外面兩翼便是住戶單位。每層樓約有20多個房間整座康樂樓應該共有120多戶人遠超過72家房客的規模。

每戶也獲分配地方擺放火水爐具煲鑊和油鹽雜物

每個單位約有百多平方呎沒有間隔也沒有廚廁,其實只是一間大房。要煮飯請去大樓中央的公用廚房,那兒有水喉,洗滌盆。每戶也獲分配地方擺放火水爐具煲鑊和油鹽雜物。每天中午和傍晚煮飯時段,公用廚房都會人頭湧湧,炊烟四起。你忙碌炒菜,她忙著煲湯。雖然大家都是貧苦人家,除非過年做節,否則平日都不會烹調什麼山珍海錯。但主婦們仿佛個個都是烹飪高手,最平凡不過的材料,都可弄出色香味俱全的佳餚來。
每家每戶都必定放有一個痰盅, 洗面盆和毛巾


同樣道理,廁所浴室每天同樣也有其早晚使用高峰期。康樂樓的男女廁都有四格,浴室則有六格。人多用時要排隊,也有街坊索性等到深夜才用厠所和洗澡。而他們都是最受我們歡迎的,因為晚上廁所浴室都很陰森,小朋友大多數都怕黑,有這些深夜才用厠所的街坊陪伴,我們才敢去用。當然,到半夜要小解,更加沒有人會願走長長一條寂靜的走廊上廁所,所以每家每戶都必定有一個痰盅(口語痰罐)。全家人都靠它到天光。


每朝一早,在康樂樓兩座共六層樓的走廊上,你都會見到一個奇景: 家家戶戶都有人小心翼翼地捧著個痰盅,走過長長的走廊到厠所去清倒。人口眾多如我家,痰盅更經常是近乎滿瀉。所以朝早清倒時,也就小不免沿途留下點點滴滴了。

在那些年的康樂樓,衣食住行,民生瑣事,編織出一幅幅生活的圖畫,既混亂,更是充滿生命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